如今,很多人都已將對食品價格的在意轉向了對安全衛生的關注,因為食品安全關乎個人性命,關乎人類的生存與健康。近年來,隨著不良商販在各個領域制造、販賣假冒偽劣之風的盛行,令食品安全問題遭遇到了從未有過的挑戰。
南京“冠生園”事件讓人對月餅望而生畏;三亞的“毒咸魚”使人談“咸魚”色變;廣東的“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老百姓再一次望“肉”卻步……雖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但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保障食品安全任重而道遠,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今年兩會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就是食品安全,國家總理在一份報告中也講到我國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倡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但是,我國養殖業中普遍存在加大濫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的嚴重現象,人工生長激素和抗生素進入動物體內,就會對我們人類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
有報道說,在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市場規定,凡使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生產的動物食品禁止進入市場。甲魚又大又肥,鱔魚又粗又長,這可能并非好事。8月召開的江蘇省飼料及添加劑安全會議傳出的信息,該省家禽家畜飼養中濫用激素和抗生素的現象亟需“根治”;江蘇省農科院遺傳所副研究員余建明,他無不擔憂地說,這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是長期和不易覺察的。
一只鴨子要飼養半年才能上市,可現在的一些養殖戶在飼料中加催長素,使之40天即上市了?,F在的居民普遍反應,甲魚沒味道,鱔魚不好吃,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經常食用以避孕藥、催長素養殖的黃鱔、甲魚等,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激素和抗生素就會在人體內積聚,短期造成明顯的抗藥性,長期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那么,到底生態養殖有哪些好處或者優勢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大家都喜歡吃土雞,哪怕價格貴許多也愿意掏腰包。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提高和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的緣故。一是要想吃到真正美味可口動物產品,如果你采用了人工合成生長激素來養殖動物,養殖出來的動物絕對沒有自然養殖動物的口味好,這是每個人都公認的事實;
2.是人們害怕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對人體的危害------現在我們經??吹酱蜥?、吃藥不見效、少兒早熟、女孩子長胡須等等幾乎都和這些動物食品殘留在我們人體的激素有關。
時下,許多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采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來喂養經濟動物,雖然達到了動物長得快、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所養殖出來的經濟動物品質卻大幅度地降低,肉質疏松、粗糙、缺乏原有的甜香味。特別是這種靠人工合成激素養殖出來的經濟動物人類吃了后會殘留在人體里,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現在的人們都不愿吃“飼料雞、飼料鴨”等,也就導致了此類的“飼料雞”類動物市場再次下滑。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在市場上看到“飼料雞”和本地土雞的價格相差巨大的根本原因。